分享有礼
分享至X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互斥事件、条件概率、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这些都是我们在具体求概率时需要考虑的一些模型,吻合模型用公式去求概率简便。 (1)P(A+B)=P(A)+P(B)(当A与B互斥时); (2)P(B/A)=P(AB)/P(A) (3)P(AB)=P(A)P(B)(当A与B相互独立的时) 那么求概率还有什么模型呢? 分析下面的试验,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1)投掷一个骰子投掷5次; (2)某人射击1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8,他射击10次品 (3)实力相等的甲,乙两队参加乒乓球团体比赛,规定5局3胜制(即5局内谁先赢3局就算胜出并停止比赛); (4)一个盒子中装有5个球(3个红球和2个黒球),有放回地依次从中抽取5个球; (5)生产一种零件,出现次品的概率是0.04,生产这种零件4件。 共同特点是:多次重复地做同一个试验。 基本概念 1、n次独立重复试验: 一般地,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n次试验称为n次独立重复试验。 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 记Ai是“第i次试验的结果” 显然,P(A1A2…An)=P(A1)P(A2)…P(An) 独立重复试验的特点: 1)每次试验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 2)任何一次试验中,A事件发生的概率相同,即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试验的结果。 探究 投掷一枚图钉,设针尖向上的概率为P,则针尖向下的概率为q=1-p。连续掷一枚图钉3次,仅出现1次针尖向上的概率是多少? 连续掷一枚图钉3次,就是做3次独立重复试验,用Ai(i=1,2,3)表示第i次掷得针尖向上的事件,用B1表示“仅出现一次人多针尖向上”的事件,则B1==(A1(-,A2)(-,A3))U((-,A1)A2(-,A3))U((-,A1)(-,A3)A2)。 由于事件A1(-,A2)(-,A3)(-,A1)A2(-,A3)彼此互斥,由概率加法公式得P(B1)=P((A1(-,A2)(-,A3)))+P((-,A1)A2(-,A3))+P((-,A1)(-,A2)A3) =q2p+q2p+q2p=3q2p 所以,连续掷一枚图钉3次,仅出现1次针尖向上的概率是3q2p。 思考? 上面我们利用掷1次图钉,针尖向上的概率为p,求出了连续掷3次图钉,仅出现次1针尖向上的概率。类似地,连续掷3次图钉,出现k(0≤k≤3)次针尖向上的概率是多少?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P(B0)=P((-,A1)(-,A2)(-,A3))=q3 P(B1)=P(A1(-,A2)(-,A3)+P((-,A1)A2(-,A3))+P(-,A1)(-,A2)A3)=q3p, P(B3)=P(A1A2(-,A2))+P((-,A1)A2A3)+P(A1(-,A2)A3)=3qp2 P(B3)=P(A1A2A3)=P3。 仔细观察上述等式,可以发现 P(Bk)=Ck3Pkq3-k,k=0,1,2,3。 基本概念 2、二项分布: 一般地,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设事件A发生的次数为x,在每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P(X=k)CknPk(1-P)n-k,k=0,1,2,…,n。 此时称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记作X-B(n,p),并称P为成功概率。 注:Pn(k)=CknPk(1-P)n-k是(p+q)n展开式中的第k+1项。
自动(将会根据您的网速,自动调整清晰度)
标清(适合网速较慢,视频卡顿的用户)
高清(适合网速较快,视频无卡顿的用户)
超清(适合网速极快,追求高品质享受的用户)
选择课程
课堂提问
课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