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有礼
分享至X
《卤代烃》 一、卤代烃 1、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 2、分类 卤代烃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根据分子所含卤素的不同,可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 (2)根据卤代烃分子中卤原子的数目不同,分为一卤代烃、二卤代烃、多卤代烃。 (3)根据分子中烃基结构不同可分为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和卤代芳烃。 3、物理性质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某些卤代烃本身是很好的有机溶剂。 少数是气体,大多为液体或固体。 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 熔沸点大于同碳个数的烃。 4、卤代烃的用途 溶剂、灭火器、麻醉剂、农药、医用、致冷剂 二、溴乙烷 1、物理性质 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液体,难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沸点38.4℃。 与乙烷比较:乙烷为无色气体,沸点-88.6℃,不溶于水。 2、分子组成和结构 (1)分子式 (2)电子式 (3)结构式 (4)结构简式 溴乙烷的结构特点 C-Br键为极性键,由于溴原子吸引电子能力强,C-Br键易断裂,使溴原子易被取代。由于官能团(-Br)的作用,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能发生许多化学反应。 3、溴乙烷化学性质 实验1:取溴乙烷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析出。 溴乙烷中不存在溴离子,溴乙烷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 (1)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实验2:取溴乙烷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加热完毕,取上层清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析出。 现象描述:有浅黄色沉淀析出 原理: (2)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 实验3:取溴乙烷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 现象描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像这样,有机化合物(醇/卤代烃)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水/卤代氢等),而生产不饱和(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消去反应。 (1)消去反应发生条件: 卤代烃消去: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 (2)反应特点:发生在同一个分子内 (3)消去反应的产物特征:不饱和烃+小分子(H2O或HX) 满足什么条件才有可能发生消去反应? 与卤原子相连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有氢。
自动(将会根据您的网速,自动调整清晰度)
标清(适合网速较慢,视频卡顿的用户)
高清(适合网速较快,视频无卡顿的用户)
超清(适合网速极快,追求高品质享受的用户)
选择课程
课堂提问
课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