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二章2.3《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及其应用》(必修5)
×

恭喜您获得了一个

9-99元的随机现金红包

请前往APP领取

了解活动详情 前往下载

评价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及其应用》练习:1、若一个等差数列前3项和为34,最后三项和为146,且所有项的和为390,则这个数列共有_______项。2、已知两个等差数列{an}{bn},它们的前n项和分别是Sn,Tn,若Sn/Tn=(2n+3)/(3n-1),求a9/b9。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性质:1、已知{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若b1=a1+a2+…+ak,b2=ak+1+ak+2+…+a2k,b3=a2k+1+a2k+2+…+a3k,…,则:b1,b2,b3,…,成等差数列,公差为kd。(等差数列等分若干段后,各段和依序成等差数列。)数列{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则Sn=An2+Bn → Sn/n=An+B → {Sn/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A。2、已知{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则{Sn/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例1:在等差数列{an}中,a1=-60,a17=-12,(1)该数列第几项开始为正?(2)前多少项和最小,并求其最小值?(3)求{an}前n项和Sn?(4)求{|an|}前n项和Tn?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有两种方法:(1)利用an:当a1>0,d<0,前n项和有最大值(可由an≥0,且an+1≤0,求得n的值)。当a1<0,d>0,前n项和有最小值(可由an≤0,且an+1≥0,求得n的值)。(2)利用Sn:由Sn=(d/2)n2+(a1-d/2)n二次函数配方法求得最值时n的值。例2:已知等差数列{an}中,Sn为前n项和,a3=12,且S12>0,S13<0。(1)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2)前几项和最大?并说明理由。等差数列奇数项、偶数项和问题结论:设数列{an}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d,(Ⅰ)若项数为偶数,设共有2n项,则①S偶-S奇=nd;②S奇/S偶=an/an+1;结论:设数列{an}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d,(Ⅱ)若项数为偶数,设共有2n+1项,则①S奇-S偶=an+1=a中;②S奇/S偶=(n+1)/n。例3:在等差数列{an}中,前m项(m为奇数且m大于1)和为77,其中偶数项和为33,且a1-am=18,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例4:已知等差数列{an}的项数为偶数,且奇数的和为24,偶数项的和为30,最后一项与首项之差为10.5,求此数列的首项,公差及项数。

选择课程

课堂提问

课程评论

×
授课效果:
毫无作用
用处不大
效果一般
有帮助
非常有效
视频画面:
毫无作用
用处不大
效果一般
有帮助
非常有效
讲课声音:
毫无作用
用处不大
效果一般
有帮助
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