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有礼
分享至X
四年级数学上册《回顾整理——总复习》乘法和除法对比复习(二) 六、综合练习 1、自然数a÷64=31...(),余数最大是(63);这时被除数是(2047)。 2、自然数a÷()=31....64,除数最小是(65);这时被除数是(2079)。 3、□65÷36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3、4、5、6、7、8、9)。最小填(3)。 七、解决问题 2.汽车上山时的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5小时到达。下山时沿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汽车下山时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哪个数量关系?应该怎样解答? 要用到“速度×时间=路程”这个数量关系。36×5=180(千米)这是上山的路程,因为是原路返回,所以下山的路程 也是180千米。180÷4=45(千米),下山的速度是45千米/时。 七、解决问题 7.开往湖心岛的游轮每45分钟往返一趟。 3小时能往返几趟? 游轮限乘游客38人,往返12趟最多能载客多少人? 9.李老师购买墨水和钢笔,一共付了350元。你知道每支钢笔多少元吗? 墨水 16瓶 每瓶5元 钢笔 18支 每支(15)元 16×5=80(元) 350-80=270(元) 270÷18=15(元) 答:每支钢笔15元。 10.通过特快专递寄邮件每份需要22元。李阿姨寄邮件时付出200元,找回68元。她共寄了几份邮件? 200-68=132(元) 132÷22=6(份) 答:她共寄了6份。 11.我上山时走720米用了18分钟,按原路返回只用了15分钟。 (1)上山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720÷18=40(米) 答:上山平均每分钟走40米。 (2)720÷15=48(米) 答:返回时平均每分钟走48米。 12.先提出问题,再解答。 (1)最早的客机最大载客量为32人,第三代客机的最大载客量约是它的22倍。 第三代客机的最大载客量是多少人? 32×22=704(人) 答:第三代客机的最大载客量是704人。 (2)市少年宫举行滑旱冰比赛。 每个组都有12名队员。男生分了18个组,女生分了15个组。 参加滑旱冰的有多少人? (18+15)×12=396(人) 答:参加滑旱冰的有396人。 13.学校举行小制作比赛。三年级有40人参赛,四年级的参赛人数比三年级多15人,五年级的参赛人数是三、四年级 参赛总人数的2倍。五年级有多少人参赛? (40+15+40)×2=190(人) 答:五年级有190人参赛。 14.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1)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城同时相对开出,4小时相遇。已知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9千米,货车平均 每小时行驶71千米,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方法一: (89+71)×4=640(千米) 方法二: 89×4=356(千米) 71×4=284(千米) 356+284=640(千米) 答:甲乙两城相距640千米。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城开往乙城。已知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9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1千米, 4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方法一: (89-71)×4=72(千米) 方法二: 89×4=356(千米) 71×4=284(千米) 356-284=72(千米) 答:甲乙两城相距72千米。 (3)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城向相反方向开出,客车平均每小时行89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71千米, 4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方法一: (89+71)×4=640(千米) 方法二: 89×4=356(千米) 71×4=284(千米) 356+284=640(千米) 答:甲乙两城相距640千米。
自动(将会根据您的网速,自动调整清晰度)
标清(适合网速较慢,视频卡顿的用户)
高清(适合网速较快,视频无卡顿的用户)
超清(适合网速极快,追求高品质享受的用户)
选择课程
课堂提问
课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