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有礼
分享至X
《两极格局的结束》 一、两极格局结束的原因 1、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2、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主要因素) 3、日本和西欧的崛起 4、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5、第三世界的兴起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二、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1989年 东欧各国国名的变更: 波兰人民共和国——波兰共和国——1989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匈牙利共和国——1989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罗马尼亚共和国——1989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共和国——1990 阿尔巴比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阿尔尼亚共和国——1991 (1)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2)原因: A、内部原因: 历史原因: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 经济原因: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各国没有能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政治原因:执政党与政府威信低,脱离群众 B、外部原因: 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与蜕变 西方因素: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2、苏联解体1991年 (1)背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 后果:催化了东欧各国的剧变 国内经济持续下滑 民族日益矛盾尖锐 党内斗争尖锐化 (2)“八一九”事件1991年 (3)苏联解体——1991.12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 (4)苏联解体的原因 内部原因: 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主要原因)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苏联解体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独联体建立,国家解体 苏联解体影响:标志两极格局的结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探究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1、不是 2、(1)它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苏联模式)的失败 (2)是社会主义在前进中出现的曲折 【探究三】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我们应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要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5)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三、两极格局结束的影响 1、对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要独霸世界,插手世界各地事务; 2、世界形势出现新特点:总趋势趋于缓和,但并不太平(地区、民族)呈现缓和紧张,和平动荡并存的局面 3、对社会主义: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社会主义遭受挫折,应该要吸取教训,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4、对第三世界的影响:不利(要挟、施压、混乱);有利(和平发展为主,利于经济振兴) 5、世界格局:标志两极格局结束,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6、世界经济格局: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加速,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一体化加快
自动(将会根据您的网速,自动调整清晰度)
标清(适合网速较慢,视频卡顿的用户)
高清(适合网速较快,视频无卡顿的用户)
超清(适合网速极快,追求高品质享受的用户)
选择课程
课堂提问
课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