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有礼
分享至X
《巴黎和会》 一、巴黎和会的召开的目的: (1)表面上:是战胜国为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谋求战争后世界和平 (2)实际上:是战胜国瓜分战利品,建立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 2、和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国家和会议的操纵者分别是什么? 时间: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 地点:法国巴黎凡赛宫 参与国:27国(不包战败国和苏俄) 会议的操纵者: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二、巴黎和会上的争夺和勾结 1、各大国的打算(关键词): (1)美国:凭借经济实力和“十四点原则”。扩大国际影响,称霸世界。——想法颇多,踌躇满志 (2)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在欧洲联合美国遏制法国称霸,在东亚利用日本牵制美国,维护既得利益。总之要维持世界殖民强国地位。——利益分布广泛,意图复杂 (3)法国:削弱和肢解德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占领莱茵河西岸,夺取萨尔区,成为欧洲霸主。——比较集中和单一 (4)日本:夺取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占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合法化)——比较现实和具体 2、焦点问题:对德国处置问题(斗争) 法国: (1)主张:最大限度的削弱德国、肢解德国 (2)原因:想一劳永逸的消灭宿敌和对手,确立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权 英国: (1)主张: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2)原因: i、继续推行大陆均势政策,阻止法国独霸欧战大陆(主要原因) ii、害怕德国复仇 iii、防止德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美国: 反对肢解德国,以抗衡英法和防范苏俄 给法国确实安全保障,利用法国牵制英国 3、重点问题:中国山东问题(勾结) (1)山东问题的由来 (2)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问题的处理是怎样的?英、美、法的态度如何?为何会有这样的态度?最终处理的结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从山东问题处理上,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山东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1)1897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划作势力范围 (2)1914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占领山东,迫使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中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 英、美、法的态度 英:利用日本牵制美国 法:支持英国,以换得在对的问题上给予更大合作 美:需要日本支持与英法争夺,没有威胁到根本利益 中国掀起了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拒签和约开辟了中国国际事务中独立决定自己命运的先例 认识:(1)帝国主义大国漠视弱小国家正当的民族权益 (2)弱国无外交 三、《凡尔赛和约》(即对德和约)1919.6.28 1、主要内容: (1)疆域问题:德国放弃一切殖民地,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交由法国开采15年,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划为非武装区 (2)殖民地问题:德国原占据的殖民地被英法等战胜国瓜分 (3)军事问题:和约规定,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只保留10万陆军和少量船舰,不得拥有空军、坦克、潜艇等 (4)赔款问题:该规定了德国在一定时间内应支付的赔款总额 (5)其他:在威尔逊地坚持下,写入了国际联盟盟约规定把德国摄取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2、评价: (1)性质:战胜国对德国的具有掠夺性和强制性的和约 (2)影响: 在对德问题上,战胜国大国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各自的目的,凡尔赛体系开始确立 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通过和约暂时得到了缓解 对于德国过于苛刻的压制,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思考】《凡尔赛和约》埋下了哪些将会产生罪恶的种子? 德国接受投降是希望得到体面的和平,而得到的却是残酷的掠夺和严厉的制裁。这对德国新政府、军队和人民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必然激起社会的普遍复仇情绪。而这种复仇情绪,在一个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国家里,很容易会与战争政策联系在一起,所以,复仇情绪将成为产生战争罪恶的种子。
自动(将会根据您的网速,自动调整清晰度)
标清(适合网速较慢,视频卡顿的用户)
高清(适合网速较快,视频无卡顿的用户)
超清(适合网速极快,追求高品质享受的用户)
选择课程
课堂提问
课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