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有礼
分享至X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二)》 一、中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中东概况: 1、地理山的“中东”:“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 2、历史上的“中东” 历史上统治过这里有犹太教的“希伯来王国”(公元前1020年)、基督教的“罗马帝国”(公元前30--公元476年)、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国”(公元7--13世纪)和“奥斯曼帝国”(公元16世纪--1922年) 3、“中东”的战略地位 中东石油资源丰富:储量占65.4%、产量占30.5%、出口量占44.4%。且处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战略位置重要。历来是大国强国看着并倾力争夺的地区。 (二)巴以冲突的历史由来: 1、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历史 2、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矛盾日益尖锐 3、英国“分而治之”的中东政策:加剧了巴以之间的矛盾 影响:“贝尔福宣言”为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过提供了依据,也埋下了犹太复国主义者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纠纷和冲突的祸根。 4、联大181号决议: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的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一、中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1、内因: (1)历史原因“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冲突(耶路撒冷 三教圣地) (2)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 2、外因:大国力量的干涉(战略利益的需要) 第二次中东战争前:英法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苏 3、现实原因: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 4、冲突关键: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主权要求 当代的中东问题,主要阿拉伯河以色列的矛盾——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耶路撒冷问题 二、五次中东战争 第一次(1948):巴勒斯坦战争 起因:以色列建国 参战国:埃及等国VS以色列 结果:以色列获胜 第二次(1956):苏伊士运河战争 起因:埃及收回运河 参战国:埃及VS英国、法国、以色列 结果:埃及获胜 第三次(1967):六日战争 起因:以色列袭击 参战国:埃及、叙利亚VS以色列 结果:以色列占领埃及、叙利亚领土 第四次(1973):十月战争 起因:埃及、叙利亚收复失地 参战国:埃及、叙利亚VS以色列 结果:埃及、叙利亚夺回部分土地 第五次(1982):黎巴嫩战争 起因:以打击巴解总部 参战国:巴解黎叙VS以 结果:以色列获胜 十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 1、起因 (1)埃及、叙利亚为了收复失地和洗刷耻辱(必然性) (2)埃、叙在苏联的帮助下迅速提高军备水平(可能性) 2、时间:1973.10 3、交战国:埃及、叙利亚VS以色列 4、经过 战争初期:埃叙进攻阶段 战争后期:以色列反攻阶段 双方接受联合国的停火决议,技术战争 5、结果:埃及、叙利亚取得局部胜利 6、影响: (1)埃及收复了苏伊士运河东岸部分地带,叙利亚收回了戈兰高地部分地区 (2)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以埃、以叙军队之间的缓冲区 (3)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高了中东地区国家政治地位;引起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的动荡;美国开始调整全球战略) (4)成为阿以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双方开始谋求和平共存的道路 【议一议】从前四次次中东战争,你得出哪些结论? 1、战争严重阻碍了中东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战争并不能解决中东问题 (1)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的几乎全部领土和其它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却无法使阿拉伯邻国承认它在中东的合法地位 (2)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无法通过战争收得失地 3、大国插手加剧了中东矛盾 认识:战争难以化解阿以之间的分歧和积怨 三、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 1、原因:前四次中东战争的启示 前四次中东战争并没有解决双方的矛盾,反而形式更加复杂,并且对双方造成很大的损失,双方逐渐意识到和平谈判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2、和解表现: A、埃以和解:萨达特首开中东和平进程 (1)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开启中东和谈先河; (2)1980年埃以建交; (3)1989年,以色列将占领的埃及土地全部归还 (4)萨达特遭暗杀:和平的代价(1981年) B、巴以和解 (1)20世纪80年,双方基本接受“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2)1993.9 以总理拉宾同阿拉法特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以色列的生存权得到承认。这是和谈的重大突破。 (3)1998年10月经双方艰苦谈判,阿拉法特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白宫签署了一项“以土地换和平”的临时和平协议。通过谈判政治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4)2003年以巴双方接受“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3、曲折: 1982年,以军侵入黎巴嫩,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 以色列建立大批定居点 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 中东和平“路线图”,陷入困境 巴勒斯坦“以暴抗暴”的活动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 2003年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第一阶段(从2003年公布之日至5月):以巴双方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并在安全问题上与以色列合作;以方则应撤离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的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 第二阶段(2003年5月至2003年底):以色列军队最大程度撤出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巴方出台第一部宪法;建立具有临时边界的巴勒斯坦国;推动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第三阶段(2003年底至2005年):对巴以最终地位问题进行谈判,内容包括边界、耶路撒冷地位、难民回归权、犹太人定居点等,最终建立正式的巴勒斯坦国。 中东和平进程艰难的原因:(1)历史遗留问题太多(2)双方就关键问题缺乏足够的理解和信任,巴以难以达成一致(3)大国干预(4)极端民族主义和恐怖分子兴风作浪 【探究】中东问题,路在何方? 转变教育观念,放下手中的武器,每一步要面对孩子 只有通过政治途径,用和平方式才能解决 调节要全面公正合理,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解决巴以冲突的钥匙在巴以手中 巴以双方要增强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 打击防止极端民族主义和恐怖分子兴风作浪 中东和平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自动(将会根据您的网速,自动调整清晰度)
标清(适合网速较慢,视频卡顿的用户)
高清(适合网速较快,视频无卡顿的用户)
超清(适合网速极快,追求高品质享受的用户)
选择课程
课堂提问
课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