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有礼
分享至X
《免疫调节》(必修3) 考点一: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 在胸腺中发育成熟;B细胞 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 扩展提升:1.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能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 2.免疫活性物质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考点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一)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和粘膜的阻挡作用,粘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第一道防线);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第二道防线)。 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病原体,而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定义: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特点:并非人人都有,有个体差异,针对某一病原体,具有特异性。 (二)特异性免疫 1.抗原:可以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 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2.抗体 (1)定义: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能与改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3)特点: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针对特定抗原起作用。) 3.“作战方式”--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B 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处理抗原:吞噬细胞 呈递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 识别抗原: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细胞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典型例子:结核杆菌、麻风杆菌 处理抗原:吞噬细胞 呈递抗原:吞噬细胞 识别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拓展提升: 各种免疫细胞功能 处理抗原:吞噬细胞 呈递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 识别抗原: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①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是浆细胞: ②能识别抗原的细胞中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是吞噬细胞。 免疫 体液免疫:抗体、淋巴因子 抗体:由浆细胞分泌,作用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淋巴因子:由T细胞分泌,作用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细胞免疫:淋巴因子 淋巴因子:由效应T细胞分泌,作用是增强相关免疫细胞的杀伤力。 二次免疫 (1)图示:略。 (2)分析: 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二次免疫过程: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二次免疫特点:与初次免疫相比,反应更快更强,产生抗体量大,能在抗原侵入但人尚未患病之前将抗原消灭,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 4.两种作战方式区别与联系 (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区别 作用对象:前者是体液中的抗原;后者是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前者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后者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2)联系 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作用。 如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是靶细胞裂解死亡,暴露出隐蔽其中的病原体,再通过体液免疫(抗体)将其清除。 考点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一)过敏反应 (二)自身免疫病(两者属于免疫能力过强) (三)免疫缺陷病--免疫能力过弱 (一)过敏反应 1.定义: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 2.特点 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易错提示: 体液免疫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而过敏反应的抗体吸附在细胞的表面。 (二)自身免疫病 1.定义:免疫能力过强,“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造成自身组织和器官的损伤。 2.致病原理: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三)免疫缺陷病--免疫能力过弱 1.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免疫疾病。 如: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2.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免疫疾病。 如:艾滋病 拓展提升: 艾滋病(AIDS),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1.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致病机理 HIV攻击人的免疫系统,特别是入侵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患者一般死于严重感染或癌症。 3.传播途径 ①性接触传播 ②通过血液传播 ③母婴传播 考点四: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①消灭病原体→ 防卫功能 ②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的细胞→ 监控、清除功能 考点五“免疫学的应用 ①疫苗--预防了许多传染病 ②人工标记抗体--检测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 ③免疫抑制剂--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典例精析 知识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 【例 1】(2010.全国 Ⅱ)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B) A 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 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 一个效应T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思路点拨】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又分为T细胞和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T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而效应T细胞既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还能释放出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可产生抗体;一个效应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举一反三】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B ) A 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 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 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 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思路点拨】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发育的场所分别是骨髓和胸腺,而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反应。结合题干的实验结果可判断,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知识点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例 3】(2010.北京西城区抽样卷)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 人体对花粉或某些药物产生的过敏反应时先天性免疫缺乏病 B 血清中的抗体与破伤风杆菌结合并抑制其繁殖属于细胞免疫 C 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被感染的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D 切除胸腺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会受到影响 【思路点拨】A 错误,人体的过敏反应时免疫功能失调,不属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B 错误,抗体与抗原结合并抑制其繁殖属于体液免疫;C错误。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被感染的细胞(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D正确,切除胸腺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因为T细胞的发育场所在胸腺,而T细胞在两种特异性免疫中都起到了作用。 【举一反三】(2010.宿迁二模)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 某病原体初次感染人体,人体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 B 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 C 体液免疫中每个浆细胞都能产生多种特定抗体 D 效应T细胞能直接吞噬侵入细胞的病原体 【思路点拨】过敏反应时过敏原再次干扰机体产生的;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体液免疫中每个浆细胞能产生特定的抗体;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使靶细胞裂解,最终抗原释放,被抗体消灭。
自动(将会根据您的网速,自动调整清晰度)
标清(适合网速较慢,视频卡顿的用户)
高清(适合网速较快,视频无卡顿的用户)
超清(适合网速极快,追求高品质享受的用户)
选择课程
课堂提问
课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