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有礼
分享至X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 教学目的: 1、理解椭圆的定义、明确焦点、焦距的概念。 2、熟练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会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出椭圆的草图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 3、能由椭圆定义推到椭圆的方程。 4、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教学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一、情景引入 问题:2008年9月28日上午9时,“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实现多人航天飞行,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请问:“神舟七号”飞船的运行轨道是什么? 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像椭圆呢? 二、实验操作 1、玻璃杯装半杯水,适度倾斜,观察水面是个什么形状? 2、手工操作演示椭圆的形成: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固定在画图板上的两点,当绳长大于两点间的距离时,用铅笔把绳子拉近,使笔尖在图板上慢慢移动,就可以画出一个椭圆。 椭圆的形成: 取一条长尾2a的细绳,把它的两端固定在画图板上的F1和F2两点,用铅笔尖把绳子拉紧,使笔尖在图板上慢慢移动。 椭圆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 这两个定点F1、F2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一般用2c表示)。 |MF1|+|MF2|=2a 三、定义形成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椭圆的定义的再认识 问题:假设与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d,为什么要满足d>2c呢? (1)当d=2c时,轨迹是什么? (2)当d<2c时,轨迹又是什么? 结论:当d>|F1F2|时,是椭圆; 当d=F1F2时,是线段; 当d
自动(将会根据您的网速,自动调整清晰度)
标清(适合网速较慢,视频卡顿的用户)
高清(适合网速较快,视频无卡顿的用户)
超清(适合网速极快,追求高品质享受的用户)
选择课程
课堂提问
课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