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有礼
分享至X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必修2) 考纲要求 1.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2.理解伴性遗传的遗传特点,掌握判断遗传方式及概率计算的方法。 一、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一)、萨顿的假说 1.研究方法 2.假说内容 3.依据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在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同样,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一条。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 4.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自由组合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 萨顿的假说【判断正误】 1.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正确) 2.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错误) 3.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错误) 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都是自由组合的。(错误)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假说-演绎法 提出问题: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 作出假说:若控制白眼基因(w)在X染色体上,而Y 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演绎推理: 验证假说:测交 1:1 得出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二、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类型: 伴性遗传:指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几种类型并举例 伴X显性遗传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X隐性遗传 红绿色盲、血友病 伴Y遗传 外耳道多毛症 思考:XY的同源区段上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吗? 2.书写伴X的隐性遗传(如:红绿色盲)和伴X显性遗传(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正常与患者基因型,婚配方式有哪几种?总结伴X隐性遗传和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1.男性多于女性 2.隔代交叉遗传 3.女性患者的父亲、儿子一定患病 2)伴X显性遗传特点:(1)世代连续性 (2)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3)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3.说出伴Y遗传的特点 父传子,子传孙,只在男性中遗传 4.用伴性遗传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三、常考题型 (一)系谱图遗传方式的判断 1.首先确定式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1)若系谱图中,女患者的子女全部患病,正常女性的子女全正常,即全部子女的表现型与母亲相同,则为细胞质遗传。 2.再确定是否为伴X遗传 (1)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儿子全为患者,则为伴Y遗传。 (2)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 遗传。 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 (1)首先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①“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 ②“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 (2)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中 ①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 ②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中 ①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 ②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特别提醒】若系谱图中没有上述典型特征,则只能根据是否世代连续遗传、男女患病情况判断;若世代连续遗传,一般为显性,反之为隐性;若男女患病率相差很大,一般为伴性遗传,反之为常染色体遗传。 (三)配子致死情况 某株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 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熊配子致死。请回答: (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 XbY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 XBY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狭叶各半,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 XbY (4)若后代性别比例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XBXb XBY (四)实验设计 (1)判断遗传方式的实验方案设计 1.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1)在已知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可设置雌性隐性性状个体与雄性显性性状个体杂交。 (2)在未知显性性状(或已知)条件下,可设置正反杂交实验。 ①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探究基因为X、Y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 选取纯合隐性雌与纯合显性雄杂交 若子代雌、雄全为显性,则基因位于同源区段 若子代雌性个体为显性,雄性个体为隐性,则只位于X染色体上 3.探究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 (1)实验依据:细胞质遗传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子代性状语母方相同。因此正、反交结果不相同,且子代性状始终与母方相同。 (2)实验设计:设置正反交杂交实验 ①若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始终与母方相同,则为细胞质遗传。 ②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为细胞核遗传。 (2)伴X显隐性的判断: 1.性状分离法 2.用表现型不同的个体进行杂交,看子代雌性个体的性状表现 3.假设法 (3)根据后代的性状表现直接判断性别,通常先判断显隐性,然后用隐性的雌性个体和显性的雄性个体进行杂交
自动(将会根据您的网速,自动调整清晰度)
标清(适合网速较慢,视频卡顿的用户)
高清(适合网速较快,视频无卡顿的用户)
超清(适合网速极快,追求高品质享受的用户)
选择课程
课堂提问
课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