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过关测试密卷 - 同桌100学习网
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过关测试密卷
×

恭喜您获得了一个

9-99元的随机现金红包

请前往APP领取

了解活动详情 前往下载
一、填空题.(每题3分)

1

1.把下面加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再归类。
Sh   J í  ch    m q   h
   审视            惊 疑         认         勉 强          隆
含前鼻音韵母的字有:
含后鼻音韵母的字有:

估分: (请点击解析进行估分)

解析

【参考答案】

(1)ěn、īng、y、éng、iǎn、iǎng、ōng;
(2)审勉认;
(3)惊承强轰隆
;

2

2.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写在横线上。
(练炼)(息熄)灭(蕉焦)急 亲(蜜密)无间
(施湿)(夕昔)日(钢刚)铁 文静(俊峻)美

估分: (请点击解析进行估分)

解析

【参考答案】

练、熄、焦、密、施、昔、钢、俊

3

3.照样子写词语。
⑴.词语接龙。
忧愁一(愁苦)一()一()一()-()
荣幸一(幸福)一()一()一()-()
⑵.“一”字开头的成语。
一声不吭        
⑶.写反义词。
柔和()   危险()   从容()   慈祥()

估分: (请点击解析进行估分)

解析

【参考答案】

(1)苦闷、闷气、气球、球门、福气、气人、人脉、脉搏;
(2)一言不发、一丝不苟、一目十行、一心一意;
(3)生硬、安全、慌张、凶狠
;

4

4.选择合适的词组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1)石桥  问候  素锦  瀑布
一道道   一座座    
一匹匹   一声声  
(2)入睡  流淌  摇曳  显露
缓缓地   轻轻地
渐渐地   沉沉地

估分: (请点击解析进行估分)

解析

【参考答案】

(1)瀑布、石桥、素锦、问候;
(2)流淌、摇曳、显露、入睡
;

5

5.在“____”写出不是同类的词语。
⑴.粉红  纯青  天蓝   墨绿   空白
⑵.泉水  溪水  自来水 湖水  江水 
⑶.立刻  永远  霎时   马上   一刹那 
⑷.尺子  铅笔  圆规   桌子   橡皮 

估分: (请点击解析进行估分)

解析

【参考答案】

空白、自来水、永远、桌子

6

6、选词填空。
    仍然  突然  果然
(1).-天夜里,女娲()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
(2).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午后下起了雨。
(3).王老师生病了,()坚持给同学们上课。
    注视  审视  凝视  俯视
(4).展厅里,他久久()着齐白石老人的作品。
(5).我站在泰山之巅,()脚下的群山。
(6).他重新()着眼前这个人。

估分: (请点击解析进行估分)

解析

【参考答案】

突然、果然、仍然、凝视、俯视、审视

7

7.选词填空
睁眼瞎 铁公鸡 纸老虎 替罪羊 马大哈
吝啬钱财的人     外强中干的人
目不识丁的人      粗心大意的人
代人受过的人    

估分: (请点击解析进行估分)

解析

【参考答案】

铁公鸡、纸老虎、睁眼瞎、马大哈、替罪羊

二、句子乐园.(每题7分)

1

7.照样子写句子。
例:父亲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去从军打仗呢?
    父亲年老多病,不能够去从军打仗。
(1).朝廷颁发的征兵令,谁又能违抗呢?

(2).钱塘江大潮不是“天下奇观”吗?

估分: (请点击解析进行估分)

解析

【参考答案】

(1)朝廷颁发了征兵令,没人能违抗.;
(2)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

2

2.按要求写句子。
(1).按“花”的三种不同意思,各写一个句子。
①植物的花。
②眼睛模糊,看不清。
③用掉。
(2).女娲找到了纯青石。(扩句)

(3).沃克医生被刘伯承深深地感动了。(改“把”字句)

估分: (请点击解析进行估分)

解析

【参考答案】

(1)你看阳台朵花真美啊!、爸爸现在看书眼睛都花了.、买本书我花10元钱.;
(2)女娲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纯青石。;
(3)刘伯承把沃克医生深深地感动了.
;

3

3.修改病句。
(1).重读这篇文章,使我又一次受到。

(2).我可以断定,我们班上几乎根本没有考试不及格的同学。

(3).花木兰在战场上。

估分: (请点击解析进行估分)

解析

【参考答案】

(1)删去“使”,并且在“受到”后加宾语。;
(2)删去“几乎”。;
(3)“战场上”后加宾语。
;

三、排序题.(每题8分)

1

1.根据《汝娲补天》一课的内容,给下面句子排序。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冶炼。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隆,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女娲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纯青石。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估分: (请点击解析进行估分)

解析

【参考答案】

2、4、1、3

四、按要求做题.(每题5分)

11.读句子,做习题。
⑴.几天后,女扮男装的木兰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亲人,披上战袍,跨上骏马,跟着队伍出征了。她渡黄河,过燕山,千里迢迢来到了前线。
①找出在这段文字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千里迢迢”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说明了木兰______________。
⑵.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垫单,手背上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垫单居然被抓破了。
①写出表现刘伯承在手术台上强忍痛苦的词语。
②“居然”的意思是____,它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
③从邈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伯承______________

回答:

估分: (请点击解析进行估分)

解析

【参考答案】

(1)①告别 披上 跨上 跟着
②女扮男装的木兰一身军装跟着队伍出征去到了前线
③形容路途遥远;不惧怕路途的遥远,体现的从军的决心
(2)①紧紧抓住 青筋暴起 汗雨如下 越来越使劲,抓破
②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③是一个拥有坚强的毅力和超乎常人的自制力的人

22.口语交际。
你经历过怎样的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请你说一说。

回答:

估分: (请点击解析进行估分)

解析

【参考答案】

五、阅读理解.(每题15分)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孟母三迁
    孟子名叫孟轲,是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有“亚圣”的称号。
    孟子五岁时,跟他母亲住在城外公墓的旁边。这里经常有人送葬、筑坟、祭吊、哭泣……起初,他和小朋友站得远远地看热闹,时间一长,也就看熟了。孟子和他的小朋友也做起了送葬的游戏:用泥巴做棺材,再做个泥人放在里面,两个小朋友在前面抬,孟子和另外几个跟在后面哭,咿咿唔唔地唱起丧歌……孟子的母亲看到他们的这种游戏,心里很发愁:这可怎么得了,将来能成个什么样的人哪!于是,决定搬家。
    孟子的家搬到城里来了,在一个市场的旁边。市场可热闹了,从早到晚,人来人往,买的、卖的,男的、女的,什么入都有。粮食、蔬菜、水果、器皿(mǐn)、鱼、肉……各种东西都有。孟子高兴极了,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没过几天,孟子对这一切就熟悉了。他母亲见此状况心里又很难过:孩子成天不学好,可怎么得了,将来会变坏的。于是,决定再搬家。
    这次孟子的家搬到了学堂旁边,他渐渐对学堂发生了兴趣。每天看到学生很早就来上学,见了老师还鞠躬(jū gōng)。有时,老师领着学生演习各种礼节和仪式,孟子看会了,也就跟着做起来,见了老师便鞠躬。学生演习礼节和仪式,他就模仿;学生唱歌,他也跟着唱……孟子成了一个彬( bīn)彬有礼的儿童了。
⑴.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人来人往:_______________  彬彬有礼:_________________
⑵.下面这句话应作为文章的第______自然段。
孟子的父亲去世很早,对孟子的教育,可费了他母亲不少心血。
⑶.填空。
①中国古代有两位很有名的大学问家、教育家,人称“孔孟”。“孔”指的是______;‘‘孟”指的是______。
②孟母总共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住在____,第二次住在,第三次住在____。
⑷.孟子的母亲为什么搬了三次家?  
⑸.对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下列哪个词语最恰当?
①投机取巧(  )②知错就改(  )
③择邻而居(  )④知子莫如母(  )

回答:

估分: (请点击解析进行估分)

解析

【参考答案】

(1)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2).2
(3).①孔子;孟子  ②城外公墓旁边市场旁边学堂旁边
(4).为了孟子能够更好的成长,得到好的教育。
(5).③

六、写作.(每题25分)

11.作文。
在你的身边一定有许多可亲、可敬的人,如:辛勤工作的老师、活泼好动的小伙伴、每天上学都会看到的修车师傅、站岗的交警叔叔等。请选择一位自己最熟悉的人,写出他(她)的事迹和精神。题目自拟。(作文纸自备)

回答:

估分: (请点击解析进行估分)

解析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