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解析
【参考答案】
qì、zǎi、chán、xù、ké、dàn、jiān、fēi
2
解析
【参考答案】
(1)刻→雕刻、该→应该;(2)庭→庭院、蜓→蜻蜓;(3)陡→陡坡、徒→徒弟;(4)味→味道、妹→姐妹;
3
解析
【参考答案】
(1)骄、侨、桥、娇、矫;(2)偏、遍、篇、扁、骗;
4
解析
【参考答案】
(1)一值→一直、哪里→那里;(2)园盘→圆盘;(3)一载→一截;(4)恼海→脑海、五彩分呈→五彩纷呈;
5
解析
【参考答案】
(1)疑问;(2)感叹;(3)陈述;(4)祈使;
6
解析
【参考答案】
①、④、③
7
解析
【参考答案】
(1)居然;(2)虽然;(3)偶然;(4)必然;
8
解析
【参考答案】
(1)比喻;(2)反问;(3)排比;(4)夸张;(5)拟人;
9
解析
【参考答案】
(1)固执、鲁莽、软弱、自信、自卑、自强;(2)人无再少年;(3)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
10
解析
【参考答案】
(1)一、一、两;(2)六、一、七;(3)五、一、六;(4)三、四、七;(5)四、一、五;
1(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那是一间有墙壁,有门窗,有小床和小枕头的屋子。(缩句)
解析
【参考答案】
1.那是屋子。
2.我怎会不希望我的房间有轮子?
3.苗儿顺着台阶往上走,就能走到太阳上去了。
4.我们必须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并认真克服。
2(二)读句子,回答问题。
1.那是一张铅印退稿信。收到它时,心里“咯噔”一下,于是悄悄地把它夹进课本。
“咯噔”包含的内容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绿色的邮筒像一只大大的储蓄罐,我存进去童年时代的一个梦。
“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来草呀树呀,都各自有一条去太阳的路。满世界到处都有通往太阳的路,可谁也看不见。
(1)“太阳路”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在通向“太阳路”的攀登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是,从幻想回到现实,我最最喜欢的还是我现在的房间。
你认为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参考答案】
略。
3(三)默写古诗,并填空。
十五夜望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本诗通过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来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感。
解析
【参考答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 王建 白树 栖鸦 冷露 桂花 表达了作者在八月十五那天思念家人
1 两棵树
农夫在地里同时种了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第一棵树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个枝干,积蓄力量,默默地盘算着怎样完善自身,向上生长。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凝聚起来,开始盘算着开花结果。
第二年春天一到,第一棵树便吐出了嫩芽,憋着劲向上长。而另一颗树刚吐出嫩叶,便迫不及待地挤出花蕾。
第一棵树目标明确,忍耐力强,很快就长的身材茁壮。另一棵树每年都要开花结果,刚开始着实让农夫吃了一惊,非常欣赏它。但由于这棵树还未成熟,便承担开花结果的责任,累得弯了腰,结的果实也酸涩难吃,还时常招来一群孩子的石头的袭击。更有甚者,孩子会攀上它那羸弱的身体,在掠夺果子的同时,也损伤着它的自尊心和肢体。
时光飞转,终于有一天,那棵久不开花的壮树轻松地吐出花蕾,由于养分充足、枝干强壮,结出的果实又大又甜。而此时那棵急于开花结果的树却成了枯木。农夫诧异越叹了口气,将那棵瘦小的枯木砍下,烧火用了。
——有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正是最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
1.读下面句子,找出你认为应重音强调的词语加粗。
(1)第二年春天一到,第一棵树便吐出了嫩芽,憋着劲向上长。而另一棵树刚吐出嫩叶,便迫不及待地挤出花蕾。
(2)有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正是最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
2.第一棵树的目标是什么?另一棵树的目标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讲述第一棵树身材茁壮的原因的句子,用“_____”画出讲述另—棵树身体羸弱的原因的句子。
4.另一棵树的最终命运是怎样?为什么会有如此令人叹息的结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哪个成语形容第一棵树最贴切?( )
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量力而行
C.厚积薄发 D.事实胜于雄辩
6.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A.同一块地里,同时种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结局不一定相同。
B.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C.积累不够,就急于表现,只能是昙花一现,甚至会给自身带来伤害;而谦虚忍耐、善
于积累、水到渠成的人则会长久地享受成功的喜悦。
7.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评价这两棵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参考答案】
1.(1)憨……挤…… (2)恰恰正是最……最……最……
2.第一棵树的目标是首先要努力充实完善自身,积蓄力量再开花结果。另一棵树的目标是只想早点开花结果。
3.第一棵树目标明确……茁壮。但由于这棵树还未成熟……袭击。
4.另一棵树最终成了枯木,被农夫砍下烧火用了。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是它只想早点开花结果,不知道营养积累不够,条件不成熟,不仅结的果子酸涩难吃,还会给自身带来致命的伤害。
5.C
6.C
7.第一棵树目标明确,先吸取养料,努力完善自身,条件成熟,再轻松地开花结果,享受成功的喜悦。而另一棵树只想早点开花结果,不愿积累,虽然提前开花结果赢得了人们暂时的惊喜和欣赏,但最终不但没有享受成功——结出又大又甜的果子,还害了自己。
1生活中有许多快乐的人。你的身边也一定有许多吧,请你把印象最深的一个介绍给大家吧。
要求:1.选取一两件最能表现人物“快乐”的事情。
2.可以从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来写。
3.题目自拟。
解析
【参考答案】
略。